什么叫iso9000?为什么叫iso9000?
什么叫iso版?
ISO9001最新版本是2015版。据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2015年9月份ISO9001:2015正式版将发布。ISO9001:2015新版,再也见不到《质量手册》和《程序iso三体系认证》这类中国人最难以理解的iso三体系认证形式了,统一用“形成iso三体系认证的信息”取而代之。通篇也见不到“记录”这两个字眼了,统一用“活动结果的证据”取而代之。
2008ISO9001标准试题 什么叫质量什么叫管理?
提问比较深奥,简单说可以这样理解:“质量”是“顾客要求”,质量好就是满足顾客要求。“管理”是“实现目标的活动”,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付诸的各种控制活动。
1.戴明的质量观点“质量必须从客户的观点出发加以考虑。(Quality has to be consider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user.)”“质量是从客户的观点出发加强到iso三体系认证上的东西。(Quality is anything that enhances the product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customer.)”“质量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改进其一致性。(One important ingredient of quality is uniformity.)”有些质量特征容易被辨认,例如:工作性、可靠性、耐久性、操作性等,但有些质量特征不易被辨认。总之,要改进质量的一致性,使其更好的集中到满足客户的需求,做出超过客户期望的东西。关心客户,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而做出超过他们期望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质量。“质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Quality is a culture and the way of life.)”2.现代质量定义世界著名质量专家,塔古奇博士(Dr. Genichi Taguchi)是戴明奖获得者,是强劲iso认证(Robust Engineering)和实验iso认证(Design of Experiment)的创始人。他对质量的定义被世界工商界广泛应用。塔古奇将质量定义为:“质量是客户感受到的东西。(Quality is what the customers perceive it to be.)”这个质量定义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一个事实:传统的生产导向型企业,iso三体系认证质量通常只被与公司账面认证老师损失联系到了一起;以返工成本、废品、保修和服务成本来测量iso三体系认证质量。在塔古奇的质量定义中,客户是生产系统最重要的一部分,由于高质量的iso三体系认证和服务可以确保以后客户的返回,因此就能改善公司声誉并且增加市场份额。世界著名统计工程管理学专家道里安·舍宁(Dorian Shainin)是统计工程管理学(Statistical Engineering)和红X策略(Red X Strategy)创始人。他的质量定义也被世界广泛应用。他将质量定义为:“质量是客户的满意、热情和忠诚。(Quality is customer enthusiasm.)”通用汽车的质量观:“质量创造客户的满意、热情、忠诚。(Quality create customer enthusiasm.)”一个“好的iso认证”要满足具有:高质量、长期可靠性和终生耐久性。质量可以被描述为:与要求一致,全面的顾客满意,适合使用。不管怎么样定义质量,iso三体系认证必须用一种态度和方式被iso认证、模拟、制造和组装,来最大限度地满足潜在的客户满意和认证老师成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国哲言“客户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存,也将会决定一个公司的未来”——德鲁克“质量是客户感受到的东西,客户是生产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戴明和塔古奇“质量是iso三体系认证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灵魂,iso三体系认证合格不是标准,用户满意才是目的。”——张瑞敏 海尔集团总裁。管理(manage)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以持续改进。
ISO9000标准与术语对质量的定义为:iso三体系认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管理:管理者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以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什么叫ISO14001?
摘要: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ISO给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编号为ISO14001-14100。
iso1400
1.blogchina/
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ISO给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编号为ISO14001-14100
参考资料:iso1400
1.bokee/27014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单位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要求和重大环境影响信息,制定环境方针与目标。它适用于那些可为组织所控制,以及可能希望组织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但它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c)向外界展示符合性;
d)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咨询/申报;
e)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
本标准中所有的要求都适用于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环境方针、活动性质、运行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规范提供了提示性的指南。
对于本标准的任何应用,都应明确界定其范围。
注:为使用方便起见,“规范”部分和附录A中的条目采用了互相对应的序号,例如,
4.
3.3和A
3.3的内容都是关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叙述,
4.
5.4和A
5.4的内容都是关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等。
引用标准
目前尚无引用标准。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环境 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的活动、iso三体系认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iso三体系认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管理体系 enviro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environmental managernent system audit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iso三体系认证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
环境目标 environmental objective
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环境表现(行为)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
环境方针 environrnental policy
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
环境指标 enviromental target
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关注组织的环境表现(行为)或受其环境表现(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组织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单位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污染预防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iso三体系认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
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本章描述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环境方针
较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
适合于组织活动、iso三体系认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的承诺;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形成iso三体系认证,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
可为公众所获取。
规划(策划)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iso三体系认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
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法律与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适用于其活动、iso三体系认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以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目标和指标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iso三体系认证。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认证老师、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并包括对预防污染的承诺。
环境管理方案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iso三体系认证或服务,就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环境管理与该项目相适应。
实施与运行
组织机构和职责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iso三体系认证,并予以传达。
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组织的较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向较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培训、意识与能力
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
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从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iso三体系认证形成和答复。
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
环境管理体系iso三体系认证
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查询相关iso三体系认证的途径。
iso三体系认证控制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iso三体系认证,从而确保:
iso三体系认证便于查找;
对iso三体系认证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受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能得到有关iso三体系认证的现行版本;
迅速将失效iso三体系认证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对出于法律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失效iso三体系认证予以标识。
所有iso三体系认证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iso三体系认证的程序与职责。
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应针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制定计划,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程序的建立应符合下述要求:
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和目标与指标的运行,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iso三体系认证支持的程序;
在程序中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
对于组织所使用的iso三体系认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管理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
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
检查和纠正措施
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iso三体系认证支持的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侧和测量。其中应包括对环境表现、有关的运行控制、对组织环境目际和指标符合情况的跟踪信息进行记录。
监测设备应予校准并妥善维护,并根据组织的程序保存校准与维护记录。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以iso三体系认证支持的程序,以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规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对不符合进行处理与调查,采取措施减少由此产生的影响,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并予完成。
任何旨在消除已存在和潜在不符合的原因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该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
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所引起对程序iso三体系认证的任何更改,组织均应遵照实施并予以记录。
记录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标识、保存与处置有关环境管理的记录。这些记录中还应包括培训记录和审核与评审结果。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具备对相关活动、iso三体系认证或服务的可追溯性。对环境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使之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应规定其保存期限并予记录。
组织应保存记录,在对其体系及自身适宜时,用来证明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用于定期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一个或多个方案和一些程序,进行审核的目的是: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是否符合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向管理者报送审核结果。
组织的审核方案(包括时间表)的制定,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为全面起见,审核程序中应包括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以及实施审核和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
管理评审
组织的较高管理者应按其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工作。评审工作应形成iso三体系认证。
管理评审应根据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对方针、目标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加以修正的可能的需要。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规范使用指南
本附录对“要求”作了进一步说明,以防止对“规范”的错误解释。本附录仅涉及第4章中所述的关于“要求”的内容。
总要求
实施“规范”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改进环境表现(行为)。“规范”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概念,即组织将定期评审与评价其环境管理体系,以寻求对它进行改进的可能性并予以实施。而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是为了实现环境表现(行为)的进一步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为持续改进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过程,改进的程度和范围由组织根据其经济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自行决定。尽管可以期望通过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实现环境表现(行为)上的某些改进,但应当认识到,环境管理体系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其作用是帮助组织去实现和系统地控制它自己设定的环境表现(行为)水准。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本身并不必然地导致立即降低有害环境影响的结果。
是在整个组织内,还是仅在一些特定的工作部门或活动中实施本标准,可由组织自行决定。如果仅在特定的工作部门或活动中实施,可以采纳组织内其他部分业已建立的方针和程序,用来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只要它们适用于行将采用本标准的这些特定部门或活动。环境管理体系的详尽与复杂程度,iso三体系认证提供的程度,支持体系运行的资源,都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及其所从事活动的性质,对于中小型企业尤其如此。
把环境事务纳入整个管理体系,将有助于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同时有助于提高效能,明确责任。
本标准规定的管理体系要求,是建立在一个由“计划(策划)、实施、检查、评审”诸环节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的基础上。
该体系应使组织能够:
制定适宜的环境方针;
确定其过去、当前或计划的活动、iso三体系认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以判定其中的重大环境影响;
确定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确定优先事项,建立适当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方案,以实施环境方针,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
顺利开展规划(策划)、控制、监测、纠正措施、审核与评审活动,以确保对环境方针的遵循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
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作出修正。
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是实施与改进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推动力,具有保持和潜在改进环境表现(行为)的作用。因此,环境方针须反映较高管理者对遵循有关法律和保证持续改进的承诺。环境方针是组织建立目标和指标的基础。对方针的规定应当作到意义明确,使内、外相关方都易于理解。应当对方针进行定期评审与修订,以反映不断变化的条件和信息。方针的应用范围应当是可以明确界定的。
组织的较高管理者应规定其环境方针并将其形成iso三体系认证。如果它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组织,其环境方针还应符合后者的方针,并得到后者的认可。
注:较高管理者可以是对组织负有执行职责的个人或集体。
规划(策划)
A
3.1环境因素
4.
3.1提供了一个过程,组织可据此确定哪些重要环境因素应作为其的环境管理体系的优先事项。该过程应考虑到分析工作的费用和时间,以及可靠数据的可得性。可以利用出于法规或其他目的所取得的现有信息。组织还可以把他们所关心的环境因素的实际控制程度也纳入考虑范围。组织应当考虑其现行的,以及与此有关的过去的活动、iso三体系认证和(或)服务所伴随的投入和产出,以确定自身的环境因素。
如果一个组织尚未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首先应当通过评审的方式来确定自己的环境状况,这样做的目的,是对组织所具有的一切环境因素予以考虑,以此作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已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可以不进行这一评审。
评审范围应覆盖下列四个关键方面:
法律、法规要求;
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对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
对来自以往事件调查的反馈意见的评价。
在所有情况下,都应当考虑到组织内的正常和异常运行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紧急状态。
评审的适宜作法可包括使用调查表、面谈、直接检验和测量,利用以往审核或其他评审的结果等,应视活动性质而定。
应对涉及下列因素的工作部门的活动所伴随的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予以考虑: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废物管理;
土地污染;
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
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
这一过程中应考虑到正常运行条件,关闭与启动时的条件,以及可合理预见的情况或紧急状态所伴随的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
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确定与活动,iso三体系认证或服务所伴随的重大环境影响,而不要求作具体的生命周期评价。组织无须对它的每一种iso三体系认证、部件和原材料投入都作出评价。他们可以从活动、iso三体系认证或服务中选择出某些属类,从中确定那些最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
对iso三体系认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因组织所面临的市场情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相对说来,组织的承包方或供方的控制作用较微弱,而由于组织负责iso三体系认证的iso认证,它能通过这一过程明显地改变环境因素,如通过更换某种输入材料。考虑到组织在他们iso三体系认证的使用和处置过程中控制作用有限,在可行时,他们应考虑建立适当的贮运与处置机制。但这一规定不意味着改变或增加组织的法律责任。
A
3.2法律与其他要求
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示例:
行业规范;
与有关机构的协定;
非法规性指南。
A
3.3目标和指标
凡属可行,目标均应具体,指标均应可测量,必要时应将预防措施考虑在内。
对技术的选择,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考虑选用效益高、成本低。适于应用的最佳可行技术。
正文中提及对组织的认证老师要求,不意味着组织必须采取环境成本核算。
A
3.4环境管理方案
制定与执行一个或多个方案是成功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一个关键要素。方案中应说明如何实现组织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包括时间进度和负责实施环境方针的人员。方案可予细化,具体到组织运行的基本要素。方案中应包括对新活动的环境评审。
在适当和可行时,无论对现行还是新增的活动、iso三体系认证或服务,方案中可包括对计划iso认证、生产,营销和处置的考虑。对于iso三体系认证,可从iso认证、材料、加工、使用及最终处置等方面进行考虑。对于安装工作或工艺上的重大修改,可从计划、iso认证、施工、试运行、运行,以及根据组织决定的适当时间予以关闭等方面考虑。
实施与运行
A
4.1组织结构和职责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需要组织内全体员工的承诺。因此,不能认为环境上职责仅限于环境职能部门,事实上,组织内的其他部门,如运行管理部门,人事部门等,也可以有这方面责任。
这一承诺始于较高管理者,他(们)应制定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作为上述承诺的一部分,是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规定他(们)对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职责和权限。对于大型或复杂的组织,可以有不止一个管理者代表。对于中、小型企业,可由一个人承担这些职责。较高管理者还应确保提供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保持所需的适当的资源。另一重要事项是妥善规定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职责,并落实到有关人员。
A
4.2培训、意识和能力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确定培训需求的程序。同时,它还应要求代表它工作的承包方证实其员工接受过必要的培训。
管理者应对确保人员胜任性(特别是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人员)所需的经验、能力和培训水平予以确定。
A
4.3信息交流
组织应实施对有关信息和相关方要求的接受、归档与答复的程序。该程序可包括与相关方的对话和对他们所关注的问题的考虑。在某些情祝下,对相关方所关注事务的答复中,可包含有关组织运行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的内容。这些程序中,还应包含就应急计划和其他问题与官方机构的联络事宜。
A
4.4环境管理体系iso三体系认证
iso三体系认证内容应足够详尽,以充分描述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情况。同时,还应能指示出获取关于环境管理体系中具体运行部分的更详细信息的途径。可将环境iso三体系认证纳入组织实施的其他体系的iso三体系认证。不强求编制专门手册。
有关iso三体系认证应包括:
过程信息;
组织机构图;
内部标准与运行程序;
现场应急计划。
A
4.5iso三体系认证控制
4.
4.5旨在确保组织对iso三体系认证的建立与保持能够充分适应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需要。但组织应将主要注意力放在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及其环境表现(行为)上,而不应过分追求一个繁琐的iso三体系认证控制系统。
A
4.6运行控制
将来修订时可能会增添这方面的内容。
A
4.7应急准备和响应
将来修订时可能会增添这方面的内容。
检查与纠正措施
A
5.1监测和测量
将来修订时可能会增添这方面的内容。
A
5.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组织在制定与保持用于调查与纠正不符合的程序时,应包含下列基本内容:
确定引起不符合的原因;
确定并实行必要的纠正措施;
实施或修改必要的控制措施,以防再度发生不符合;
记录由纠正措施所导致的对书面程序的任何更改。
根据情况的不同,有时纠正措施可能只需略为计划,并能迅速见效,但有时可能是一项复杂、长期的活动。相应的iso三体系认证应与纠正措施的规模相适配。
A
5.3记录
用来标识、保持与处置记录的程序,应将重点放在那些为实施与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和关于环境目标和指标实现程度的记录上。
环境记录可包括:
关于适用的环境法律与其他要求的信息;
投诉记录;
培训记录;
过程信息;
iso三体系认证信息;
检查、维护与校准记录;
有关的供方与承包方信息;
事故报告;
应急准备与响应信息;
重要环境因素信息;
审核结果
管理评审。
应对机密业务信息的管理给以适当考虑。
A
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审核方案与程序应包括:
待审核的活动与区域;
审核的频次;
管理与实施审核的职责;
审核结果的通报;
审核员的能力;
如何实施审核。
审核工作可由组织内部人员或组织聘请的外部人员承担,无论哪种情况,从事审核的人员都应做到公正,客观。
管理评审
为了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适用性和有效性,从而取得良好的环境表现(行为)。组织的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与评价。评审范围应当全面,但不必在一次评审中涉及环境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同时评审过程可以延续一段时间。
对方针、目标与程序的评审,应由制定它们的相应管理层承担。
评审内容应包括:
审核结果;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面对变化的条件与信息,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具有持续的适用性;
相关方关注的问题。
观察结果、结论与建议应形成iso三体系认证,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什么叫做掌握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啊?
简单的描述就应该是:能够针对标准要求结合公司的管理制度,建立、运行9000管理体系。
质量体系主要是规范公司管理,制程运行顺畅,每个员工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纠正,如何改进,预防重复问题出现,提高工作效率
我个人认为:第一步是熟悉标准,对于标准及术语有全面的认识;第二步是能够运用标准,评判不合格归属条款;第三步是能够独立编制《质量手册》,到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掌握了。
什么叫so9000?
一、 什么叫ISO? ISO一词来源于希腊语“ISOS”,即“EQUAL”——平等之意,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简称。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单位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又称“经济联合国”(现有成员国150多个)。 ISO为一非单位的国际科技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权威的国际标准制订、修订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ISO的较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ISO 宣称它的宗旨是“发展国际标准,促进标准在全球的一致性,促进国际贸易与科学技术的合作。”
二、什么叫ISO9000 ? ISO标准由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S简称TC)制订。ISO共有200多个技术委员会,2200多个分技术委员会(简称SC)。 TC和SC下面还可设立若干工作组(WG)。–
三、什么叫认证咨询 ? “认证咨询”一词的英文原意是一种出具证明iso三体系认证的行动。1986中对“认证咨询”的定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iso三体系认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iso三体系认证的活动。” 举例来说,对第一方(供方或卖方)提供的iso三体系认证或服务,第二方(需方或办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第三方既要对第一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认证咨询”。 这就是说,第三方的认证咨询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效。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信,必须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没有经济上的利益关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
四、ISO9000的由来 ISO9000是由西方的品质保证活动发展起来的。二战期间,因战争扩大所需武器需求量急剧膨胀,美国军火商因当时的武器制造工厂规模、技术、人员的限制未能满足“一切为了战争”。美国国防部为此面临千方百计扩大武器生产量,同时又要保证质量的现实问题。分析当时企业:大多数管理是NO.1,即工头凭借经验管理,指挥生产,技术全在脑袋里面,而一个NO.1管理的人数很有限,产量当然有限,与战争需求量相距很远。于是,国防部组织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编写技术标准iso三体系认证,开设培训班,对来自其它相关原机械工厂的员工(如五金、工具、铸造工厂)进行大量训练,使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识别工艺图及工艺规则,掌握武器制造所需关键技术,从而将“专用技术”迅速“复制”到其它机械工厂,从而奇迹般地有效解决了战争难题。战后,国防部将该宝贵的“工艺iso三体系认证化”经验进行总结、丰富,编制更周详的标准在全国工厂推广应用,并同样取得了满意含金量。当时美国盛行iso三体系认证风,后来,美国军工企业的这个经验很快被其他工业发达单位军工部门所采用,并逐步推广到民用工业,在西方各国蓬勃发展起来。 随着上述品质保证活动的迅速发展,各国的认证咨询机构在进行iso三体系认证品质认证咨询的时候,逐渐增加了对企业的品质保证体系进行审核的内容,进一步推动了品质保证活动的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一家认证咨询机构BSI(英国标准协会)首先开展了单独的品质保证体系的认证咨询业务,使品质保证活动由第二方审核发展到第三方认证咨询,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更加推动了品质保证活动的迅速发展。 通过三年的实践,BSI认为,这种品质保证体系的认证咨询适应面广,灵活性大,有向国际社会推广的价值。于是,在1979年向ISO提交了一项建议。ISO根据BSI的建议,当年即决定在ISO的认证咨询委员会的“品质保证工作组”的基础上成立“品质保证委员会”。1980年,ISO正式批准成立了“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即TC176)着手这一工作,从而导致了“ISO9000族”标准的诞生,健全了单独的品质体系认证咨询的制度,一方面扩大了原有品质认证咨询机构的业务范围,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一大批新的专门的品质体系认证咨询机构的诞生。 自从1987年ISO9000系列标准问世以来,为了加强品质管理,适应品质竞争的需要,企业家们纷纷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在企业内部建立品质管理体系,申请品质体系认证咨询,很快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单位和地区正在积极推行ISO9000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