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的质量认证标准

乳制品的质量认证标准?是企业是可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的重点。而乳制品的质量认证标准,可以提高公司的品牌声誉,并让所有利益相关者都知道,该公司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并一直坚持不懈地改进产品。有关乳制品的质量认证标准,具体要以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法、规范法和计量法等政策法规和产品执行标准为根据,乳制品的质量认证标准根据机构架构的创建、职位的设置、岗位工作职责的区划、职位规章制度和步骤的制订从工作人员、工作中场地、机器设备、运营产品品种和环境危害等层面开展合理运作和监管,匹配相关乳制品的质量认证标准,以超过工作人员安全性、质量承诺、生态环境保护、消费者满意和公司获益的这种宏观经济的管理模式。通过乳制品的质量认证标准,可展现公司保证服务水平平稳,追求”零缺陷”的总体目标,对顾客呈现完美品牌形象。
中文名
乳制品的质量认证标准

简介

iso认证

标准

概述

两个标准的适用范围与作用不同,都是好的标准; ISO9000族系列标准是关于质量管理的,它致力于实现与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质量可以是iso三体系认证的服务质量,应用范围相对更加广泛,如企业、事业单位、单位单位等; ISO22000标准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是针对于食品类组织的,进行综合管理提供安全食品的管理标准,更多的是针对食品相关的组织; 如果所在组织是食品类性质,两个标准都是好的,相对来说,可以从ISO9000标准开始入手,再导入22000会好些。    当然根据行业特点也有例外,现在有的行业,如乳制品业要求必须进行ISO22000的运作。

胡辉     发表于 2021-10-09 18:39:40

两个标准的适用范围与作用不同,都是好的标准;

ISO9000族系列标准是关于质量管理的,它致力于实现与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质量可以是iso三体系认证的服务质量,应用范围相对更加广泛,如企业、事业单位、单位单位等;

ISO22000标准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是针对于食品类组织的,进行综合管理提供安全食品的管理标准,更多的是针对食品相关的组织;

如果所在组织是食品类性质,两个标准都是好的,相对来说,可以从ISO9000标准开始入手,再导入22000会好些。当然根据行业特点也有例外,现在有的行业,如乳制品业要求必须进行ISO22000的运作。

供参考。

泊也     发表于 2021-11-13 15:52:59

两个标准的适用范围与作用不同,都是好的标准; ISO9000族系列标准是关于质量管理的,它致力于实现与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质量可以是iso三体系认证的服务质量,应用范围相对更加广泛,如企业、事业单位、单位单位等; ISO22000标准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是针对于食品类组织的,进行综合管理提供安全食品的管理标准,更多的是针对食品相关的组织; 如果所在组织是食品类性质,两个标准都是好的,相对来说,可以从ISO9000标准开始入手,再导入22000会好些。当然根据行业特点也有例外,现在有的行业,如乳制品业要求必须进行ISO22000的运作。 供参考。

小嘿妮     发表于 2021-11-14 05:35:48

两个标准的适用范围与作用不同,都是好的标准; iso9000族系列标准是关于质量管理的,它致力于实现与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质量可以是iso三体系认证的服务质量,应用范围相对更加广泛,如企业、事业单位、单位单位等; iso22000标准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是针对于食品类组织的,进行综合管理提供安全食品的管理标准,更多的是针对食品相关的组织; 如果所在组织是食品类性质,两个标准都是好的,相对来说,可以从iso9000标准开始入手,再导入22000会好些。当然根据行业特点也有例外,现在有的行业,如乳制品业要求必须进行iso22000的运作。 供参考。

Yolanda     发表于 2021-11-14 14:21:36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乳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乳品,是指生鲜乳和乳制品。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法律对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乳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对其生产、收购、运输、销售的乳品质量安全负责,是乳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者。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单位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

县级以上人民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奶畜饲养以及生鲜乳生产环节、收购环节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负责乳制品生产环节和乳品进出口环节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乳制品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乳制品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单位卫生主管部门依照职权负责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县级以上人民单位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发生乳品质量安全事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报告、处理;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对有关人民单位、有关部门负有领导责任的负责人依法追究责任。

第六条生鲜乳和乳制品应当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由单位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根据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组织修订。

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应当包括乳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乳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通用的乳品检验方法与规程,与乳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以及其他需要制定为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的内容。

制定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安全单位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婴幼儿身体特点和生长发育需要,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

单位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疾病信息和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信息等,对发现添加或者可能添加到乳品中的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立即组织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监测、检测和监督措施。

第七条禁止在生鲜乳生产、收购、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添加任何物质。

禁止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第八条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单位发展改革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商务部门,制定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完善服务体系,促进奶业健康发展。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单位应当根据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奶畜养殖规模,科学安排生鲜乳的生产、收购布局。

第九条有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引导、规范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乳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依法生产经营。

第二章奶畜养殖

第十条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扶持奶畜养殖者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省级以上人民单位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支持奶业发展资金,并鼓励对奶畜养殖者、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等给予信贷支持。

单位建立奶畜政策性保险制度,对参保奶畜养殖者给予保费补助。

第十一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向奶畜养殖者提供养殖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服务。

单位鼓励乳制品生产企业和其他相关生产经营者为奶畜养殖者提供所需的服务。

第十二条设立奶畜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所在地人民单位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奶畜养殖规模;

(二)有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场所和配套设施;

(三)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四)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

(五)有对奶畜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六)有生鲜乳生产、销售、运输管理制度;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奶畜养殖场、养殖小区开办者应当将养殖场、养殖小区的iso认证流程建议、养殖地址、奶畜品种和养殖规模向养殖场、养殖小区所在地县级人民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奶畜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一)奶畜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二)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iso认证流程建议、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

(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

(四)奶畜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五)生鲜乳生产、检测、销售情况;

(六)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奶畜养殖小区开办者应当逐步建立养殖档案。

第十四条从事奶畜养殖,不得使用单位禁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以及其他对动物和人体具有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

禁止销售在规定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的生鲜乳。

第十五条奶畜养殖者应当确保奶畜符合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并确保奶畜接受强制免疫。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奶畜的健康情况进行定期检测;经检测不符合健康标准的,应当立即隔离、治疗或者做无害化处理。

第十六条奶畜养殖者应当做好奶畜和养殖场所的动物防疫工作,发现奶畜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报告,停止生鲜乳生产,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疫病扩散。

奶畜养殖者对奶畜养殖过程中的排泄物、废弃物应当及时清运、处理。

第十七条奶畜养殖者应当遵守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定的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直接从事挤奶工作的人员应当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

奶畜养殖者对挤奶设施、生鲜乳贮存设施等应当及时清洗、消毒,避免对生鲜乳造成污染。

第十八条生鲜乳应当冷藏。超过2小时未冷藏的生鲜乳,不得销售。

第三章生鲜乳收购

第十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奶源分布情况,按照方便奶畜养殖者、促进规模化养殖的原则,对生鲜乳收购站的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必要时,可以实行生鲜乳集中定点收购。

单位鼓励乳制品生产企业按照规划布局,自行建设生鲜乳收购站或者收购原有生鲜乳收购站。

第二十条生鲜乳收购站应当由取得工商登记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开办,并具备下列条件,取得所在地县级人民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颁发的生鲜乳收购许可证:

(一)符合生鲜乳收购站建设规划布局;

(二)有符合环保和卫生要求的收购场所;

(三)有与收奶量相适应的冷却、冷藏、保鲜设施和低温运输设备;

(四)有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化验、计量、检测仪器设备;

(五)有经培训合格并持有有效健康证明的从业人员;

(六)有卫生管理和质量安全保障制度。

生鲜乳收购许可证有效期2年;生鲜乳收购站不再办理咨询工商登记。

禁止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开办生鲜乳收购站。禁止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收购生鲜乳。

单位对生鲜乳收购站给予扶持和补贴,提高其机械化挤奶和生鲜乳冷藏运输能力。

第二十一条生鲜乳收购站应当及时对挤奶设施、生鲜乳贮存运输设施等进行清洗、消毒,避免对生鲜乳造成污染。

生鲜乳收购站应当按照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对收购的生鲜乳进行常规检测。检测费用不得向奶畜养殖者收取。

生鲜乳收购站应当保持生鲜乳的质量。

第二十二条生鲜乳收购站应当建立生鲜乳收购、销售和检测记录。生鲜乳收购、销售和检测记录应当包括畜主姓名、单次收购量、生鲜乳检测结果、销售去向等内容,并保存2年。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单位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生鲜乳价格的监控和通报,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必要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单位建立由价格、畜牧兽医等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乳制品生产企业、生鲜乳收购者、奶畜养殖者代表组成的生鲜乳价格协调委员会,确定生鲜乳交易参考价格,供购销双方签订合同时参考。

生鲜乳购销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生鲜乳购销合同示范文本由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单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二十四条禁止收购下列生鲜乳:

(一)经检测不符合健康标准或者未经检疫合格的奶畜产的;

(二)奶畜产犊7日内的初乳,但以初乳为原料从事乳制品生产的除外;

(三)在规定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的;

(四)其他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的。

对前款规定的生鲜乳,经检测无误后,应当予以销毁或者采取其他无害化处理措施。

第二十五条贮存生鲜乳的容器,应当符合单位有关卫生标准,在挤奶后2小时内应当降温至0-4℃。

生鲜乳运输车辆应当取得所在地县级人民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核发的生鲜乳准运证明,并随车携带生鲜乳交接单。交接单应当载明生鲜乳收购站的iso认证流程建议、生鲜乳数量、交接时间,并由生鲜乳收购站经手人、押运员、司机、收奶员签字。

生鲜乳交接单一式两份,分别由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生产者保存,保存时间2年。准运证明和交接单式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单位应当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确保监测能力与监测任务相适应。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鲜乳进行监督抽查,并按照法定权限及时公布监督抽查结果。

监测抽查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任何费用,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第四章乳制品生产

第二十八条从事乳制品生产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所在地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一)符合单位奶业产业政策;

(二)厂房的选址和iso认证符合单位有关规定;

(三)有与所生产的乳制品品种和数量相适应的生产、包装和检测设备;

(四)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

(五)有符合环保要求的废水、废气、垃圾等污染物的处理设施;

(六)有经培训合格并持有有效健康证明的从业人员;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质量监督部门对乳制品生产企业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应当征求所在地工业行业管理部门的意见。

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乳制品生产。

第二十九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制度,采取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对乳制品生产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iso三体系认证质量安全。

第三十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单位鼓励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乳制品安全管理水平。生产婴幼儿奶粉的企业应当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对通过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咨询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认证咨询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踪调查;对不再符合认证咨询要求的企业,应当依法撤销认证咨询,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一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生鲜乳进货查验制度,逐批检测收购的生鲜乳,如实记录质量检测情况、供货者的iso认证流程建议以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并查验运输车辆生鲜乳交接单。查验记录和生鲜乳交接单应当保存2年。乳制品生产企业不得向未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购进生鲜乳。

乳制品生产企业不得购进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超标,或者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致病性的寄生虫和微生物、生物毒素以及其他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的生鲜乳。

第三十二条生产乳制品使用的生鲜乳、辅料、添加剂等,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

生产的乳制品应当经过巴氏杀菌、高温杀菌、超高温杀菌或者其他有效方式杀菌。

生产发酵乳制品的菌种应当纯良、无害,定期鉴定,防止杂菌污染。

生产婴幼儿奶粉应当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不得添加任何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物质。

第三十三条乳制品的包装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如实标明iso三体系认证iso认证流程建议、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企业的iso认证流程建议、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iso三体系认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化学通用iso认证流程建议,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法律、行政法规或者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使用奶粉、黄油、乳清粉等原料加工的液态奶,应当在包装上注明;使用复原乳作为原料生产液态奶的,应当标明“复原乳”字样,并在iso三体系认证配料中如实标明复原乳所含原料及比例。

婴幼儿奶粉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详细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十四条出厂的乳制品应当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

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出厂的乳制品逐批检验,并保存检验报告,留取样品。检验内容应当包括乳制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乳制品中使用的添加剂、稳定剂以及酸奶中使用的菌种等;婴幼儿奶粉在出厂前还应当检测营养成分。对检验合格的乳制品应当标识检验合格证号;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检验报告应当保存2年。

第三十五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如实记录销售的乳制品iso认证流程建议、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iso认证流程建议及其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

第三十六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乳制品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险或者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或者生长发育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告知销售者、消费者,召回已经出厂、上市销售的乳制品,并记录召回情况。

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召回的乳制品应当采取销毁、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

第五章乳制品销售

第三十七条从事乳制品销售应当按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有关证照。

第三十八条乳制品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乳制品合格证明和iso三体系认证标识,并建立乳制品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乳制品的iso认证流程建议、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从事乳制品批发业务的销售企业应当建立乳制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批发的乳制品的品种、规格、数量、流向等内容。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三十九条乳制品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所销售乳制品的质量。

销售需要低温保存的乳制品的,应当配备冷藏设备或者采取冷藏措施。

第四十条禁止购进、销售无质量合格证明、无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乳制品。

禁止购进、销售过期、变质或者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的乳制品。

第四十一条乳制品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咨询标志等质量标志。

第四十二条对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乳制品,销售者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追回已经售出的乳制品,并记录追回情况。

乳制品销售者自行发现其销售的乳制品有前款规定情况的,还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通知乳制品生产企业。

第四十三条乳制品销售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购货凭证,履行不合格乳制品的更换、退货等义务。

乳制品销售者依照前款规定履行更换、退货等义务后,属于乳制品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的责任的,销售者可以向乳制品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追偿。

第四十四条进口的乳品应当按照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进行检验;尚未制定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的,可以参照单位有关部门指定的国外有关标准进行检验。

第四十五条出口乳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保证其出口乳品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的同时还符合进口单位(地区)的标准或者合同要求。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奶畜饲养以及生鲜乳生产环节、收购环节的监督检查。县级以上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加强对乳制品生产环节和乳品进出口环节的监督检查。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乳制品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乳制品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督管理。监督检查部门之间,监督检查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之间,应当及时通报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

畜牧兽医、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定期开展监督抽查,并记录监督抽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需要对乳品进行抽样检查的,不得收取任何费用,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第四十七条畜牧兽医、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依据各自职责进行监督检查时,行使下列职权:

(一)实施现场检查;

(二)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三)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检验报告等资料;

(四)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的乳品以及违法使用的生鲜乳、辅料、添加剂;

(五)查封涉嫌违法从事乳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扣押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对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险或者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乳制品,责令并监督生产企业召回、销售者停止销售。

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单位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生鲜乳购销过程中压级压价、价格欺诈、价格串通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监督检查。

第五十条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乳品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记录,及时提供给中国人民,由中国人民纳入企业信息基础数据库。

第五十一条省级以上人民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公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同级卫生主管部门通报乳品质量安全事故信息;乳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信息由省级以上人民单位卫生主管部门公布。

第五十二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乳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公安单位立案侦查。

第五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畜牧兽医、卫生、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举报乳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畜牧兽医、卫生、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应当公布本单位的电子邮件地址和举报电话;对接到的举报,应当完整地记录、保存。

接到举报的部门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对于实名举报,应当及时答复;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立即处理,不得推诿。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生鲜乳收购者、乳制品生产企业在生鲜乳收购、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发证单位吊销许可证照;尚不构成犯罪的,由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的乳品,以及相关的工具、设备等物品,并处违法乳品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由发证单位吊销许可证照。

第五十五条生产、销售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的乳品,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发证单位吊销许可证照;尚不构成犯罪的,由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乳品和相关的工具、设备等物品,并处违法乳品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由发证单位吊销许可证照。

第五十六条乳制品生产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对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乳制品,不停止生产、不召回的,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停止生产、召回;拒不停止生产、拒不召回的,没收其违法所得、违法乳制品和相关的工具、设备等物品,并处违法乳制品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由发证单位吊销许可证照。

第五十七条乳制品销售者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乳制品,不停止销售、不追回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追回;拒不停止销售、拒不追回的,没收其违法所得、违法乳制品和相关的工具、设备等物品,并处违法乳制品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由发证单位吊销许可证照。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婴幼儿奶粉生产过程中,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或者生产、销售的婴幼儿奶粉营养成分不足、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单位标准的,依照本条例规定,从重处罚。

第五十九条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乳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在发生乳品质量安全事故后未报告、处置的,由畜牧兽医、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毁灭有关证据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发证单位吊销许可证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单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收购的生鲜乳和相关的设备、设施等物品,并处违法乳品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有许可证照的,由发证单位吊销许可证照:

(一)未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收购生鲜乳的;

(二)生鲜乳收购站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后,不再符合许可条件继续从事生鲜乳收购的;

(三)生鲜乳收购站收购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禁止收购的生鲜乳的。

第六十一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未取得许可证,或者取得许可证后不按照法定条件、法定要求从事生产销售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单位关于加强食品等iso三体系认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二条畜牧兽医、卫生、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不履行本条例规定职责、造成后果的,或者滥用职权、有其他渎职行为的,由监察单位或者任免单位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六十三条草原牧区放牧饲养的奶畜所产的生鲜乳收购办法,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单位参照本条例另行制定。

第六十四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左周杕杜     发表于 2021-12-04 03:17:34

是陕西渭南富平县美可高特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公司通过了so90o质量管理体系、乳制品 HACCp认证咨询,注重iso三体系认证质量,关注顾客利益,iso三体系认证多年来经单位、省、市各质检部门抽样检查,均符合单位标准隹要求

晴空一鹤     发表于 2021-12-04 12:31:15

伊利集团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蝉联亚洲乳业第一,也是中国规模最大、iso三体系认证品类最全的乳制品企业。同时,伊利还是中国唯一一家符合奥运会标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的乳制品企业;是中国唯一一家符合世博会标准,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服务的乳制品企业。

伊利将品质视为生命,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将质量管理工作战略升级为“质量领先3210战略”,聚焦“全球最优品质”,持续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将严苛的质量管控标准贯穿于全球产业链,保证零食品安全事件。

扩展资料:

企业文化

伊利信条:伊利即品质。

伊利愿景: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

伊利核心价值观:卓越、担当、创新、共赢。

伊利精神:伊利人以始终如一的主人翁心态,铸就了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超强执行力的伊利精神,锻造出伊利人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和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

忠诚守信,重情知恩

勇于担当,用心做事

纪律严明,高效执行

居安思危,持续创新

自律自省,风清气正

参考资料来源:

娇艳的刘大爷     发表于 2021-12-18 23:55:09

你好!

回答的有点多,请耐心看哈,希望能够帮到你还请及时采纳。

“食品类”专业包括:


1、乳品工艺培养目标:掌握乳制品营养标准和调制配方、乳制品生产原理及工艺、乳制品成份分析检验原理和方法、乳制品生产设备操作原理及规程等技能,具有操作维护常规设备、开发新产品、熟练进行乳制品制作和检测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乳品工艺、乳品分析与检测、乳品加工机械、乳品微生物、乳品营养与卫生、乳品质量安全与控制等。

就业方向:在乳品企业及相关领域,从事工艺控制、分析检验、质量监督、机械维护、生产管理、食品安全等岗位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2、食品分析与检验

培养目标:掌握食品检验专业理论基础,具有食品检验、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力,适应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分析仪器及使用等。

就业方向:在各类食品加工企业、商检部门、卫生防疫站、商检部门等用人单位,从事食品加工、卫生检验、质量监督、食品安全、质量监督及营销等工作。


3、食品机械与管理(设备工程师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食品机械生产、操作、维修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能胜任食品机械生产、食品机械操作、食品机械维修、食品企业管理等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学基础、控制工程与技术、食品机械与应用、食品生产组织与管理、机械维护与管理工程等。

就业方向:在食品企业及相关单位,从事食品加工与包装设备的操作、管理及维修,食品冷藏设备的操作与维护,食品设备制造及营销,食品企业管理等工作。


4、食品加工技术(含食品安检与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食品加工原理及工艺流程、食品成份分析检验原理和方法、食品生产设备操作原理及规程等技能,具有操作维护常规设备、开发新产品、熟练进行食品加工和检测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乳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肉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食品质量安全与控制、食品企业管理、食品标准与法规等。

就业方向:在卫生检验监督管理、品控部门,质量技术监督、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等用人单位、从事食品企业加工与检测、食品加工工艺流程质量监控、食品加工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食品企业管理、安全控制、认证注册、监督管理、技术服务、产品推广等工作。


5、酿酒技术(含酒类鉴评与检验、酒类贸易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酒类酿制及检验专业理论,具有酒类酿造、酒类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和酒类贸易能力,与合作企业进行专项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酒类企业生产管理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酒类酿造工艺学、发酵工艺及设备、酒与酒类风味化学、酒类检验与评鉴、酒类生化工程学、酒类贸易、酒类经济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酒类加工企业、商检部门、酒类专卖机构等领域从事酒类评鉴、研发、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检验、调酒、产品营销等岗位的技术管理和贸易服务工作。

嘿呦嘿呦拔萝卜     发表于 2022-03-22 00:50:11

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它注册在以食品为主的共九大类食品上,并扩展到肥料等绿色食品相关类产品上。 绿色食品标志作为一种产品质量证明商标,其商标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标志使用是食品通过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企业依法使用。首先介绍什么是绿色食品:

由于绿色食品已经获得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按商标法有关规定,具备条件可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有以下五类。一是肉、非活的家禽、野味、肉汁、水产品、罐头食品、腌渍、干制水果及制品、腌制、干制蔬菜、蛋品、奶及乳制品、食用油脂、色拉、食用果胶、加工过的坚果、菌类干制品、食物蛋白。

扩展资料: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即依据绿色食品标志证明商标特定的法律属性,通过该标志商标的使用许可,衡量企业的生产过程及其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特定的绿色食品标准,并监督符合标准的企业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过程。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有两大特点,一是依据标准认定,二是依据法律管理。所谓依据标准认定即把可能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生产全过程(从土地到餐桌)逐环节地制定出严格的量化标准,并按国际通行的质量认证程序检查其是否达标,确保认定本身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所谓依法管理,即依据国家《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广告法》、《产品质量法》等法规,切实规范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行为,打击市场假冒伪劣现象,维护生产者、经营者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吉祥雪豹子     发表于 2022-03-22 05:36:01

ISO9000体系标准现行有效的主要标准有

《ISO9000:2005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与术语》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可以作为认证标准。

ISO9002 ISO9003 已经在2000年并入ISO9001。

《ISO9004 :2009 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是组织追求卓越的参考标准,不作为认证标准。

认证和咨询是两回事。认证的机构不能咨询,咨询的机构不能认证。

不一样的豆瓣     发表于 2022-05-17 20:37:55

拓展阅读